详细内容
当前,铟的主要消费领域集中在ITO靶材上,其占比高达约70%。此外,半导体制造和合金领域的需求也不容忽视,两者合计占总消费量的24%,而其他研究领域则占据了6%。然而,由于ITO制造过程中靶材利用率仅达30%左右,导致大量剩余材料成为废料。加之电子废弃物的激增,铟回收已成为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长,ITO废料回收能有效减少原矿资源消耗,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物理分离法中的机械剥离技术,是通过破碎、筛分和浮选等方法,将ITO涂层与玻璃基板进行分离。随后,再结合化学处理对分离出的ITO涂层进行铟的提取。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LCD面板的回收,但需注意,其纯度可能相对较低。
ITO靶粉回收虽具有较高价值,但实际操作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安全防护。回收过程涉及强酸、有机溶剂等化学品,操作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工作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2.环境保护。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需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酸性废液应中和后再排放,有机溶剂应尽量回收利用或进行无害化处理。
3.质量控制。回收得到的金属铟需经过严格检测,确保其纯度符合再次生产的要求。杂质含量过高会影响终产品的性能。
4.经济性分析。回收项目需综合考虑成本与收益,包括原材料收集、化学品消耗、能源使用及设备折旧等因素。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回收规模和技术路线。
然而,回收产业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废料来源分散,收集和运输成本较高;一些中小型企业缺乏回收技术和资金支持;回收过程中的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企业需投入更多资源满足相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