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超清电视的光滑屏幕背后,ITO靶材(氧化铟锡)是赋予其透明导电魔力的核心材料。作为ITO靶材的关键成分,铟(In)的稳定供应直接关系到全球万亿级显示产业的命脉。然而,这种稀散金属的地缘分布不均(中国储量占全球70%以上)和原生矿产的有限性,使得铟的回收再利用不再是环保课题,更成为保障产业安全、实现供应链韧性的“闭环”革命。
铟靶材回收的主要任务是将铟从靶材中的其他金属和材料中分离出来,并将其提纯至高纯度。回收方法包括火法、湿法和电化学法。
火法冶金工艺使用高温熔炼和精炼来回收铟。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回收,但存在一些缺点,如产生危险废物、高能耗,以及可能损失有价值的铟。
湿法冶金工艺利用化学浸出剂将铟从靶材中溶解出来。这种方法比火法更环保,适用于从成分复杂的靶材中回收铟。然而,这一过程可能较为复杂,需要使用危险化学品。
电化学过程通过电流将铟从靶材中溶解和回收。这种方法也比火法更环保,可以回收较高纯度的铟。但这一过程可能较为复杂,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专业知识。
ITO靶粉回收是指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从废弃的靶材或生产废料中提取有价值的金属成分,特别是金属铟,并进行再加工的过程。铟是一种稀有金属,资源有限,价格较高,因此回收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ITO靶粉回收虽具有较高价值,但实际操作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安全防护。回收过程涉及强酸、有机溶剂等化学品,操作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工作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2.环境保护。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需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酸性废液应中和后再排放,有机溶剂应尽量回收利用或进行无害化处理。
3.质量控制。回收得到的金属铟需经过严格检测,确保其纯度符合再次生产的要求。杂质含量过高会影响终产品的性能。
4.经济性分析。回收项目需综合考虑成本与收益,包括原材料收集、化学品消耗、能源使用及设备折旧等因素。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回收规模和技术路线。